上世纪80年代,中国航空工业正处在"摸着石头过河"的关键时期。那会儿咱们的歼6、歼7还在天上转悠,跟人家西方先进战机比起来,活像骑着自行车追汽车。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了难得的中西军事技术合作机会。
法国人最先抛来橄榄枝,他们的幻影2000确实是个好东西。中国代表团参观时,飞行员一个漂亮的眼镜蛇机动,把在场所有人都看傻了眼。"这玩意儿要是能买回来,咱们空军不得起飞喽?"带队的将军眼睛都直了。可一问价格,好家伙,法国人开口就是天价,相当于当时中国外汇储备的好几成。这哪是卖飞机,分明是抢钱嘛!
美国人那边倒是热情,拉着咱们代表又是参观又是试飞。F16的驾驶舱里,中国飞行员摸着电传操作系统直咂嘴:"这手感,比咱们的机械操纵杆顺溜多了!"可等到谈具体买卖时,老美突然变脸了——只肯卖"太监版",关键设备全都拆得干干净净。这不就是买个空壳子回去当摆设吗?
要说最憋屈的还是F14的谈判。伊朗人前脚刚买了一批完整的雄猫战机,轮到中国时,美国人死活不肯卖带相控阵雷达的版本。谈判桌上,美方代表皮笑肉不笑地说:"这是国会老爷们定的规矩。"明摆着就是防着咱们呢!
不过咱中国人向来懂得"退一步海阔天空"。战斗机买不成,转头就盯上了直升机这块"肥肉"。法国达索公司的销售经理至今记得,中国代表团围着"超黄蜂"直升机转悠时,那眼神就跟见了宝贝似的。有个工程师偷偷量尺寸被当场抓住,法国人刚要发火,却见对方掏出个小本本:"同志,咱们能不能交流下这个旋翼设计?"后来这事成了中法军工合作的经典段子。
要说最成功的引进,还得数美国的"黑鹰"。1984年青藏高原上,解放军的米-8直升机飞得跟老牛喘气似的,而美国人的"黑鹰"轻松就能蹿到6000米。负责谈判的军官灵机一动:"咱们买民用版总行吧?"结果这批"民用黑鹰"在汶川地震时,愣是创下单机运送127人的纪录,把当初卡脖子的美国人都看呆了。
法国"小羚羊"的故事更有意思。刚开始咱们只买了8架,法国人心想这点小生意不值当。谁知中国工程师们把直升机大卸八块后,愣是吃透了涵道尾桨技术。现在直-19在高原上翻跟头的本事,可比当年的"小羚羊"强多了。法国同行后来看到直-19的飞行表演,半开玩笑地说:"这学生把老师拍在沙滩上喽!"
最让西方意外的要数直-20的逆袭。当初引进"黑鹰"时,美国人信誓旦旦说中国二十年都造不出同类产品。结果2019年国庆阅兵,直-20编队飞过天安门时,某个参与过技术封锁的美国专家在社交媒体上酸溜溜地写道:"早知今日,当初就该把图纸卖贵点。"
这些往事现在回想起来,倒像是一出精彩的军贸大戏。当年那些卡咱们脖子的技术,如今都成了自家院子里的看家本领。有个老航空人说得好:"买来的终究是别人的,自己琢磨出来的才是真本事。"这话糙理不糙,看看现在珠海航展上老外围着中国直升机转悠的场面,就知道咱们这条路算是走对了。
高原上的"黑鹰"已经服役三十多年,漆都掉了几层,可照样在天上撒欢。地勤人员说这老伙计特别抗造,就跟咱中国人的脾气似的——给点阳光就能灿烂,有点雨露就能疯长。倒是当年那些藏着掖着不肯卖完整版的国家,现在得反过来研究中国的直升机技术了。
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,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。如有内容争议,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。
利鸿网配资-股票最新配资平台-河南配资公司-在线配资论坛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